
近日,國標委發布了 GB/T 184452025《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該標準將于 2026 年 1 月 1 日正式實施。GB 18445 自 2012 年發布實施以來,已沿用超過十年;這十年是我國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及綠色低碳轉型對防水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修訂由建筑材料工業技術監督研究中心 、同濟大學牽頭,國檢集團蘇州公司和防水知名企業參與其中。新版標準在術語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優化,旨在提升產品質量與檢測規范性,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新標準亮點解讀
GB/T 184452025新標準旨在完善技術指標、統一測試方法,提升產品質量與行業標準化水平, 適用于以硅酸鹽水泥為主要成分,摻入活性化學物質制成的粉狀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廣泛用于各類混凝土結構的防水工程。那么新標準相對于之前到底有哪些新的亮點呢?
01 首次引入 “自修復能力” 概念
新標準首次引入 “自修復能力” 概念,其定義為:摻入混凝土中的活性化學物質,在有水滲入的情況下,與水泥中的水化產物結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結晶體,可以填塞防水混凝土中的毛細孔和微細裂縫,使水泥混凝土達到自愈修復。這一概念的提出,不僅與卡頌混凝土自修復防水材料的定位不謀而合,對整個防水行業發展均有重大意義!它將引導行業更加關注材料的主動修復性能,推動產品研發向具備更強自愈合能力的方向發展,從而大幅提升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和防水可靠性 。
02 優化性能指標
主要是調整了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劑中氯離子含量指標要求,以減少混凝土中氯離子對鋼筋銹蝕的可能性,提高摻防水劑混凝土的耐久性。此舉有助于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對保障工程質量起到關鍵作用 。
03 更新試驗方法
修改并完善部分原有試驗方法,增強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科學的試驗方法能夠更精準地檢測材料性能,為產品質量把控提供有力依據,促進整個防水材料市場的規范化 。
04 新增自修復能力檢測方法
這一調整為評估材料在裂縫出現后的自我修復性能提供了統一依據。統一的檢測標準有利于行業內對產品自修復性能進行客觀比較,激勵企業提升產品的自修復水平,推動行業技術升級 。
作為行業領先的創新型企業,卡頌混凝土自修復防水曾被評為“新材料揭榜掛帥優勢技術”!卡頌防水新材料在契合 GB/T 184452025 標準方面也展現出顯著優勢:
1、卓越的自修復性能
卡頌混凝土自修復防水材料以卡頌技術為核心,只需摻合在混凝土中或涂刷在混凝土表層,材料特有的活性成分滲透到混凝土結構內部蜂窩狀結構和毛細血管之中并與周圍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進而生成無數不溶于水的纖維狀針狀晶體,形成一道任何水分子都難以逾越的堅固防線,持續主動修復0.5mm以內的細微裂縫!遠超標準要求的同時有效延長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
2、優越的施工適應性
卡頌防水材料是專為建筑防水而生的施工“多面手”,不論是刷涂、噴涂,還是內摻、干撒、現澆……根據不同項目的實際情況可以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防水施工效率。即使在極端環境下卡頌防水材料仍能保持良好施工性能,拓寬施工周期,提升工程效率。
在大面積施工時,卡頌防水材料其施工效率優勢更為明顯,可一次性大面積施工,干燥固化相對較快。與需要精細裁剪與密封處理,且鋪貼過程相對繁瑣的傳統防水材料相比,卡頌混凝土自修復防水材料能有效縮短90%的施工周期,確保項目如期交付,有效節省項目時間成本與人工成本。
3、安全環保 與建筑結構同壽命
卡頌防水材料經權威檢測,產品有害物限量遠低于標準限值,且已成功獲得《飲用水安全評價檢測報告》保障客戶的健康與安全!并且卡頌混凝土自修復防水材料自研發之初,就在產品使用壽命上下足了功夫。利用其特殊的滲透結晶機制,使得材料與混凝土結構緊密結合為一體,在混凝土內部形成的結晶物質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和耐久性,能有效延長防水壽命5-10年,甚至達到與建筑物同壽命!
隨著明年 GB/T 184452025 的實施,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它不僅是對產品質量與檢測規范的一次升級,更是推動行業向綠色、高效、可持續方向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卡頌防水將持續創新,以卡頌技術為依托,為建筑防水領域提供更優質、更環保、更高效的解決方案,與行業內各方攜手,共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為建筑行業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助力構建更加安全、舒適、環保的人居環境 。